一、概念
利用物質的電化學性質,測定化學電池的電位、電流或電量的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稱為電化學分析法。
二、分類和應用
1、電位法(電位分析法)
測定原電池電動勢以求物質含量的分析方法稱為電位法(電位分析法),通常適用ph計和離子計。
2、電導法
通過對電阻的測定以求物質含量的分析法稱為電導法,適用電導率儀。
3、電容量分析法
借助某些物理量的突變作為滴定分析終點的指示,則稱為電容量分析法,適用滴定儀。
三、電位法(電位分析法)
電位法是利用電極電位和濃度之間的關系來確定物質含量的分析方法。表示電極電位的基本公式是能斯特方程式。
由于單個電極電位的絕對值無法測量,在大多數情況下,電位法是基于測量原電池的電動勢,構成電池的兩個電極,一個電極的電位隨待測離子濃度而變化,能指示待測離子濃度,稱為指示電極;另一個電極的電位則不受試液組成變化的影響,具有較恒定的數值,稱為參比電極。指示電極和參化電極共同浸入試液中,構成一個原電池,通過測定原電池的電動勢,便可求得待測離子的濃度,這一方法亦稱為直接電位法。
離子選擇電極分析法是電位分析法中發展最為迅速、最活躍的分支。對某些離子測定的靈敏度可達10-6數量級。在許多情況下不破壞試液或不用進行復雜的預處理,對有色、渾濁溶液都可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