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測試項目
水質檢驗經常會有以下測試項目:溫度、濁度、色度、臭味、味道、PH值、過錳酸鉀(易氧化的指標)、硝酸性氮、亞硝酸性氮(糞、尿指針)、氨性氮(生活廢水指針)、硬度、蒸發(fā)殘留物、酚類、氯離子、氟、六價鉻、汞、氰、鉛、鎘、錳、鐵、銅、砷、鋅、硒、有機磷、界面活性劑、一般細菌、大腸桿菌群、TDS。
二、所需儀器名稱
用到的儀器有濁度計、色度儀、ph計、離子計、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
三、水質檢測部分概念
1、重金屬(Heavy Metals)
指化學元素周期表金屬欄內原子量超過40以上之金屬元素均稱為重金屬,如:銅、汞、鎘、鋅、鉛、鎳、鉻、錳、鐵等。重金屬會在人體內沉積,造成嚴重傷害,如造成肝腎及神經系統(tǒng)的病變;重金屬甚至于會與水中有機化合物結合為氯化碳氫化合物(DDT-六氯化苯和類似的廣效殺蟲劑)進入魚貝類或動物體內,引起相關的食物鏈連鎖反應。
2、含氧量
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huán),是為了把更多的氧氣送到細胞。若水中含氧量高,能更迅速促進細胞的活化。水中若不含氧,魚貝類會死亡。一公升水中的含氧量應該在5毫克以上。長期飲用含氧量高的純凈水,會感覺上盥洗室的次數增加,就是因為純凈水含氧量高,容易為人體吸收,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作用。
3、水的電導度和電導率
由于水中含有各種溶解鹽類,并以離子的形態(tài)存在。當水中插入一對電極時,通電之后,在電場的作用下,帶電的離子就會產生一定方向的移動,水中陰離子移向陽極,陽離子移向陰極,使水溶液起導電作用。水的導電能力強弱程度,就稱為電導度S(或稱電導)。電導度反映了水中含鹽量的多少,是水純凈度的一個重要指針。水愈純凈,含鹽量愈小,電阻愈大,導電度愈低;超純水幾乎不導電,電導的大小等于電阻值的倒數。
4、水的前處理
水的前處理是在水純化處理之前預先進行的初級處理,以使水的純化得到良好的效果。因為大部分的水都含有大量的雜質,如:泥沙、粘土、有機物、微生物等,這些雜質的存在,嚴重影響水質純化效果,必需予以降低或去除,這些方法稱為前處理。因為各地區(qū)水質狀況不同、純水機用途不同、產能不同、系統(tǒng)設計不同等多重因素,前處理所使用的濾材亦有所不同,主要目的都是在純化水之前能建立一良好的環(huán)境。前處理的方法主要有:(1)沉淀:以大容積、低流速的自然沉淀方法處理,如沉淀池。(2)混凝:利用鐵、鋁、高分子等混凝劑,與水中的雜質通過絮凝和架橋作用生成大顆粒沉淀物,再通過其它設備,予以去除。(3)過濾:將被處理的水,流經裝有特殊過濾材料的裝置,『截留』水中雜質,予以去除。(4)軟化:采用化學藥劑或陽離子交換樹脂方法,使水中的鈣、鎂、鐵離子去除。(5)消毒:加入藥劑或使用紫外線、臭氧等方法,消除水中的微生物、細菌等。
5、硬度
硬度常用的單位是mmol/L或mg/L。由于硬度并非由單一的金屬離子或鹽類形成,因此,為了有一個統(tǒng)一的比較標準,有必要換算為一種鹽類。通常用氧化鈣(CaO)或者是碳酸鈣(CaCO3)的質量濃度來表示。當硬度為0.5mmol/L時等于28mg/L的CaO或等于50mg/L的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