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儀器利用現狀
動輒數十萬元乃至數百萬元的大型科學儀器在實驗室內是偶爾使用便束之高閣,企業創新一線需求卻頻頻缺陣,無力購買但急需使用。由科技資源配置分散、封閉、重復建設等帶來的問題中,大型科學儀器的閑置浪費現象最為突出。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從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提高全社會創新能力的高度,通過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把公共財政投資形成的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讓它們更好為科技創新服務、為社會服務。
二.河北省為開放科學儀器所采取的措施
在省科技廳組織下,由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21家單位組建的河北省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聯盟運行三年來,吸引加盟單位399家,加盟服務專家1793名。目前已擁有對外開放共享的3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2388臺套,儀器原值17.48億元。
為讓更多大型科學儀器服務一線生產,2014年下半年以來,該聯盟開展了科學儀器服務產業專項行動。
專項行動中,2388臺儀器走出“深閨”,僅半年時間,就為552家企業提供54718次合作研發、分析檢測服務,成為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重器”。
“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而言,高端科學儀器不僅是創新必備工具,更是日常生產產品質量控制的標尺。”河北省科技開發中心科技資源開發部經理、河北省大型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聯盟副秘書長李項軍介紹,借力于聯盟中的科學儀器,眾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顯著提升了產品質量水平。
“通過聯盟這個平臺,有一家生產中頻電療儀的企業因某參數不合格找到我們做相關專業檢測,通過我們的專業儀器進行對比,發現該參數的‘真有效值’對示波器的存貯深度和采樣時間有要求,而企業的示波器精度和測量范圍與要求不符,這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質量控制。”聯盟加盟單位——河北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的相關技術人員介紹,不僅如此,在發現該企業技術人員對產品通用安全要求理解不夠,造成安全分類不清等問題后,該院技術人員還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了標準培訓,有效提高了企業技術人員素質。
“聯盟內的大型科學儀器,不僅可以‘點對點’服務企業,更可以‘點對面’,提升區域內特色產業的技術水平,助力低端產業向高端邁進。”李項軍表示,鑒于此,2014年下半年以來,聯盟針對裘皮、自行車、線纜、食用菌、羊絨、木制品、特色蔬菜、中藥材等不同類型產業,開展了“點對面”檢測、研發、技術培訓等專項服務活動,并取得理想效果。
三.關于京津冀環渤海科學儀器資源共享圈
“為擴大聯盟服務范圍,目前我們在石家莊、唐山建立了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子平臺,在秦皇島、衡水2個服務站點,設立專業服務中心41個,服務范圍涵蓋了全省十一個地市,服務領域覆蓋了生物醫藥、化工環保、輕工食品、農業、能源、新材料、機械冶金等行業領域。”河北省有關人員李項軍介紹,目前聯盟的官方網站訪問量已達到34萬多次,聯盟內的儀器累計為3000多家企業、單位技術創新提供了檢驗檢測服務。
“客觀來說,我省的科學儀器資源依然十分有限,且先進的高端儀器較少。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加速,我省正在致力于與京津一同建立起范圍更大、能力更強的環渤海科學儀器資源共享圈。”李項軍介紹,我省聯盟已與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進行了積極溝通,從環渤海科學儀器資源共享服務、檢測認證資源共享服務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并審議了“環渤海區域科技條件資源開放共享協議書(討論稿)”,就實現資源共享、開展檢測認證、協作成果對接服務、建立“河北合作站”等達成合作意向。